武汉市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adminadmin 02-08 52 阅读 0 评论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背景1

  第一节 发展基础1

  第二节 发展环境6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9

  第二章 总体思路13

  第一节 指导思想13

  第二节 基本原则13

  第三节 发展目标14

  第三章 聚力“1211”空间战略,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18

  第一节 优化重点区域新功能19

  第二节 完善现代产业新体系21

  第四章 聚力“大学之城”建设,创造城区发展新引擎24

  第一节 高标准推动区校深度融合24

  第二节 高质量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25

  第三节 高效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27

  第五章 聚力“内外循环”发展,打造现代经济新体系29

  第一节 优化城区产业结构29

  第二节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32

  第三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35

  第四节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37

  第五节 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40

  第六章 聚力城市品质升级,丰富宜居洪山新内涵42

  第一节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42

  第二节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44

  第三节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45

  第七章 聚力民生保障优化,提高幸福洪山新水平47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7

  第二节 优化卫生健康服务能力49

  第三节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50

  第四节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52

  第八章 聚力社会治理实践,打造安全洪山新境界54

  第一节 提升基层社区综合治理能级54

  第二节 丰富共建共治社会治理内涵55

  第三节 增强重大公共风险防范能力58

  第九章 保障措施62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62

  第二节 大力改善内外环境63

  第三节 积极推动规划实施64

  武汉市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武汉市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洪山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洪山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期和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洪山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主动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打造经济城区“两个升级版”为目标,努力推动“大学之城”建设,着力构建武汉创新驱动核心动力区,抗击疫情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洪山区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迈上“千亿产值、百亿财政”的重要台阶,经济综合实力稳步迈入中心城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增速位居中心城区前2名。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较好地完成各项财政任务。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规划初期的124.6亿元增长到14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2亿元增长到92亿元,增幅位居中心城区前列。

  大学之城建设成效显著。依托优越的科教资源,深入实施“大学+”战略,全面探索高校、城市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学城联动的大学之城。“十三五”时期,“大学之城”上升为武汉市发展战略,洪山区勇担建设先行示范区重任,与辖区内37所高校签订区校合作协议100余项,26个重点区校合作项目进展顺利,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汇聚各类众创孵化平台50余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3个,融创智谷、创意天地、烽火创新谷等一批创新示范园区加快集聚。积极引导辖区科技型企业与高校对接,全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洪山就地转化。深入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着力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汇集洪山,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城区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洪山区三次产业比重由0.45:24.65:74.90转变为0.14:22.29:77.57;其中,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高出武汉市16.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由规划初期的554亿元增长至830亿元、增长49.8%;规划期末,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完成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为27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60家,位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

  幸福洪山建设推进扎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城区治理效能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平均增速高出GDP增幅1.1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二。全区累计新增就业601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累计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0所,新增学位20574个。新开工建设三甲综合医院3家,新建成区级福利院,建设和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区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中心城区第一。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精准扶贫绩效考核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民主法治、基层治理、平安洪山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区刑事发案逐年下降,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升。

  美丽洪山建设靓点多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山清水秀城美”新洪山。南湖汇水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城区湖泊水质稳定向好,南湖实现全面截污,黄家湖水环境显著提升,杨春湖、野芷湖等湖泊水质逐步好转。6条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续建、新建及改造各等级道路里程202公里。新增绿地532.7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13%、58.67%;全区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下降25μg/m3、19μg/m3,辖区空气优良率位居全市中心城区前列;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高质量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改造提升和保障任务。

  文明洪山建设硕果累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文化强区战略,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讲好“洪山故事”,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具有洪山特色的文化品牌,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洪山区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行列,并高水平通过考核验收;“书香飘洪山”经典诵读活动被评为武汉市“十大品牌读书活动”;“温馨家园”社区文化艺术节连年举办,极大丰富了洪山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崇德向善、爱心传递,“荐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活力洪山建设生机勃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政府履职能力和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十三五”末,全区“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71.6%、99.5%、87.8%和100%;按时办结率达100%,服务对象综合满意率达99.8%以上。全面深化对外开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便利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招商引资总额2699.7亿元(预计数),年均增长率达15.24%。2020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9万户,总量达14.2万户,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经过本世纪二十年的不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创新发展,我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60亿元跃升为2020年1080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提前两年实现翻倍,城乡常住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纲要》提出的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四大类25项主要指标中(表1),大多数指标可以完成、有些已经提前完成。但“十三五”期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招商引资总额、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预计难以完成规划目标。

  表1:《“十三五”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亿美元、万人、万元、m2、%)

  2020年

  年均增长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1145

  >9%

  744

  835

  8.7%

  957.7

  9.4%

  1142

  9.1%

  1059

  7.6%

  1036

  -2.2

  难以完成

  区发改局

  2

  服务业增加值

  >872

  >9.5%

  554

  649.3

  8.7%

  745.6

  10.4%

  894.5

  10.4%

  821.12

  7.2%

  792.86

  -4.1

  难以完成

  区发改局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7

  10%

  48

  43.3

  -4.5%

  50

  7.5%

  55.34

  12.3%

  69.29

  16.8%

  73.81

  11.6

  难以完成

  区科经局

  4

  公共财政总收入

  201

  10%

  124.6

  155

  15.2%

  159.2

  2.6%

  186

  16.8%

  185.8

  -0.1%

  149.59

  -19.5

  难以完成

  区财政局

  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4

  10%

  52

  100

  19.6%

  96.4

  3%

  111.1

  15.3%

  109.4

  -1.5%

  90.51

  -17.3

  可以完成

  区财政局

  6

  固定资产投资

  825

  10%

  512

  369

  -30.1%

  399

  8.0%

  393

  12.1%

  443

  12.6%

  400.16

  -9.8

  难以完成

  区发改局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0

  11%

  478

  563

  11.5%

  614

  10.2%

  674

  9.8%

  616

  9.2%

  503.32

  -18.3

  难以完成

  区商务局

  8

  实际利用外资

  3.7

  10%

  2.3

  2.7

  14.3%

  3.3

  21.4%

  4.58

  40.9

  2.01

  -56.2%

  2.17

  8.2

  难以完成

  区商务局

  9

  实际利用内资

  575

  15%

  286

  334.7

  20.1%

  541.7

  61.8%

  558.5

  3.1%

  586.9

  5.1%

  624.5

  6.4%

  可以完成

  区商务局

  10

  出口创汇

  2.6

  5%

  2

  2.3

  5%

  2.7

  13.4%

  3.48

  26.73%

  3.9

  11.63%

  3.51

  -9.67%

  可以完成

  区商务局

  11

  招商引资总额

  727

  20%

  292

  352.1

  20.3%

  536.8

  60.1%

  588.3

  4.3%

  600.5

  2.1%

  639.3

  6.5

  难以完成

  区商务局

  自主创新

  1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

  15%

  231

  16.6%

  17.8%

  32%

  14.1%

  1.5%

  可以完成

  区科经局

  13

  文化创意产业产值

  703

  22%

  260

  316

  22%

  386

  22.15%

  471.96

  22.2%

  156

  602

  1.8%

  难以完成

  区文旅局

  区经济开发区

  1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

  70%

  58%

  68.6%

  69.2%

  26%

  27%

  29%

  可以完成

  区科经局

  15

  研究和实验发展经费占比

  4%

  2.6%

  25

  3%

  30.2

  3.15%

  34

  3.3%

  36.5

  3.2%

  4%

  可以完成

  区科经局

  资源环境

  16

  绿化覆盖率

  55%

  50.8%

  52.08%

  52.74%

  54.85%

  56.57%

  58.67%

  可以完成

  区园林局

  17

  绿地率

  45%

  39.1%

  40.6%

  40.57%

  42.18%

  43.51%

  45.13%

  可以完成

  区园林局

  1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2

  10.3

  10.6

  10.83

  11.19

  8.71

  8.78

  难以完成

  区园林局

  19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完成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

  可以完成

  洪山生态

  环境分局

  人民生活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0%

  <3.8%

  <3%

  <2.7%

  <2.4%

  <1.04%

  <1.78%

  可以完成

  区人力

  资源局

  21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

  97.9%

  98.5%

  98.5%

  99%

  99%

  99.6%

  可以完成

  区教育局

  22

  新增就业岗位

  【5】

  1.2

  1.79

  1.99

  2.01

  1.81

  2.33

  可以完成

  区人力

  资源局

  23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全覆盖

  31.2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可以完成

  洪山社保处

  24

  城乡三项医疗参保率

  全覆盖

  37.5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可以完成

  区医保局

  25

  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3.8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与经济增长

  保持同步

  可以完成

  区发改局

  备注: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总量及增速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调整后数值。

  2、出口创汇:2018年开始,该指标调整为“进出口总额”。2020年,市海关未公布该项指标完成情况。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2016年—2018年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2019年以后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

  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2016年—2018年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019年以后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5、文化创意产业产值:2016—2018年,统计口径为区文化创意产业产值。2019年以后,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文化创意产业中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予以统计。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产值完成156亿元。

  6、新增就业岗位:【5】是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发展环境的显著特征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互叠加、交织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洪山区快速恢复势头良好,社会经济发展显示出较强的韧性。

  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从国内格局看,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干扰,中国政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国家制度优势,快速控制国内疫情,有力推动复工复产,展现了中国经济的良好韧性。湖北省和武汉市在遭受疫情重创的情况下,用好国家支持疫后重振一揽子支持政策,做好“抢、快、干、稳”四篇文章,经济运行稳步复苏,经济增长逆势反弹,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洪山实际看,虽是受新冠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克服地域面积广、人口基数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困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为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作出了洪山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经济总体呈现加快恢复态势,初步显示出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强韧性。洪山区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科教及创新优势突出,顺应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洪山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历史性与阶段性矛盾叠加凸显期,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运行不稳定性仍将持续存在。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国家赋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新工业革命扩散、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发展方式变革方兴未艾,为洪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新工业革命扩散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科技革命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武汉市在光电子信息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实力雄厚,洪山区创新资源密集,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立足洪山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共享武汉市新科技和新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跨平台和多元化技术为支撑、主动性和个性化为特征的智能服务业,将为洪山区高质量发展开辟有效路径。

  ——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新技术、新平台、新场景。武汉市以5G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全国,2020年底将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洪山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以科技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借助武汉市5G网络建设契机,强化洪山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充分利用大学之城平台,通过区校融合发展,重点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开发智能服务新技术、构建智能服务新平台、创设智能服务新场景,将为洪山区高质量发展构筑技术支撑。

  ——新生活方式变革呼唤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当今世界正迈向后工业化和后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革,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重构已呈必然趋势。洪山区城镇居民消费规模巨大、个性化需求意愿强烈,现代服务业占据主要地位,后工业化、后信息化社会特征显现。激发数字经济引领生活方式变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服务智能化发展为方向,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开发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字化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充分激活内部潜在需求,将为洪山区高质量发展开拓广阔市场。

  二、面临挑战

  “十三五”以来,洪山区委、区政府积极适应新常态,城区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发展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区建设与国内一流大学之城目标还存在差距,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创新转化与大学之城建设不完全匹配。大学之城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业之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化乃是大学之城发展的核心功能。洪山区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但科技实力内化为创新驱动明显不足,创新转化与大学之城建设不完全匹配,科技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不完全适应。立足洪山实际,高质量产业发展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洪山区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辖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日趋减少,招大引强难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有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有待提升。

  ——污染防治与城区绿色发展不完全协调。洪山区山山相望、水水相连,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良好,但是还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人口大量聚集,生活污水排放、渣土、噪声、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辖区主要湖泊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污染防治与城区绿色发展不完全协调,湖泊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提升任重道远。

  ——民生保障与美好生活需求不完全适应。洪山区居民收入水平位居中心城区前列,但在服务辖区居民生产生活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伴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教育、医疗、交通等短板矛盾日益凸显;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基层社会治理及服务亟待完善升级。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的殷殷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市委“一主做优”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层次市场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区,加快构建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健全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把洪山建设成为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洪山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健全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洪山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的大台阶,科教资源充分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跻身国际创新型城区前列,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大学之城;大学之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洪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健康洪山,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城区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山清水秀城美的精致洪山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均等高效,幸福洪山全面建成。到2035年,洪山区将全面建成生态优美、实力雄厚、活力迸发、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区。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定位,结合洪山发展实际、发展特点、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守正创新、高位求进,“十四五”时期洪山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经济总量突破1500亿元。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和数字洪山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融合。区校深度融合发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高效转化,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基本形成。

  区域功能焕发新面貌。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骨干交通路网更加畅通,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高,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质充分彰显,居民素质和城区文明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并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强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新进步。大幅提升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改善辖区生态环境,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凸显洪山滨江滨湖的生态特色。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改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辖区居民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依法治区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洪山区“十四五”规划具体指标设置,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突出现代化目标导向,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要从四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1)经济发展。以充分就业为基础、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为导向,坚持发展定位和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相适应,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设置反映区域经济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标。(2)自主创新。“十四五”时期要突出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建立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设置反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指标。(3)民生福祉。“十四五”时期,要明显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强烈,设置反映居民生活幸福的指标。(4)生态文明。“十四五”时期,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要求,设置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指标。洪山区“十四五”发展建议指标体系参见表2。

  表2:洪山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1080

  1515

  7左右

  预期性

  区发改局

  2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

  >7

  预期性

  区发改局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97.31

  97.7

  [0.39]

  预期性

  区公安分局

  创新驱动

  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10

  预期性

  区科经局

  5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20.5

  28

  [6.4]

  预期性

  区市场监管局

  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10

  -

  预期性

  区科经局

  民生福祉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与经济

  增长基

  本同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区发改局

  8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6

  预期性

  区人力资源局

  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2

  12.5

  [0.5]

  约束性

  区教育局

  10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

  4.8

  -

  预期性

  区卫健局

  1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9.4

  99.8

  [0.4]

  预期性

  区社保处

  12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个

  -

  3

  预期性

  区卫健局

  13

  人均预期寿命

  岁

  80.4

  83

  -

  预期性

  区卫健局

  绿色生态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完成市下达目标

  完成市下达目标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区发改局

  1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区生态环境局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89.5

  完成市下达目标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区生态环境局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95

  完成市下达目标

  -

  约束性

  区水务局

  18

  森林覆盖率

  %

  10.25

  >10.50

  -

  约束性

  区园林局

  备注:

  1、[ ]为五年累计数。

  2、根据有关智库的研究,2018年国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21%左右,按此推算,武汉市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8%,规划目标按高于国家、省进行设置。

  3、2020年武汉市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采取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该指标预计为12年。对标北京、上海,并与湖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衔接协调,确定2025年规划目标为12.5年。

  第三章 聚力“1211”空间战略,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精准对接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市委“一主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坚持功能布局与城区战略定位相一致原则,对照进一步完善“一主两副一新城一绿洲”区域空间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同融合的空间格局。探索“校城合一”模式,构建“多规合一”体系,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尽快编制2035年区域空间规划,纳入市级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纳入法定图则制度。推进产业特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

  第一节 优化重点区域新功能

  一、高质量打造武汉中央创智区

  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依托区域高校优势学科,构筑武汉大学“信息”经济圈、华科大“光电子”经济圈、武汉理工大学“智造”经济圈、华中师范大学“文创”经济圈等高标准谋划标志性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实质性启动街道口片区、华中科学生态城片区更新改造,加快北港工业园及周边区域提档升级,加快武昌殡仪馆搬迁,将中央创智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示范区、原始创意主阵地、国际创客新社区。

  二、高水平开发杨春湖城市副中心

  以和平、梨园片区为主体,依托高铁枢纽、东湖绿心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总部经济、商务旅游、交流会展、双创孵化等产业形态。加快推进中高压线迁改、道路、综合管廊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导入高端优质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提升片区的整体功能和价值。加速二次供地,加大二次招商力度,积极推进华侨城欢乐天际、前海人寿等新经济载体建设。抢抓时机加快推进天兴绿岛小区收储、村集体产业用地开发,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双赢,增强总体开发后劲,将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华中地区企业总部汇集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新经济高地。

  三、高层次建设南湖城市副中心

  加快推进南湖城市副中心规划法定化。深化与南湖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功能性、研发性、商务性的大型项目,大力吸引企业总部和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统筹推进省农科院片区改造更新、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推动生态底线区城中村改造,打造国际科创城。推动一批高效高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城市副中心、大学之城的创享家园、动静相宜的品质南湖。

  四、高标准建设青菱生态科技新城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配套,依托“一江、两河、三湖”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织补片区管网,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引进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汽车配套、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影视娱乐和现代化服务业。以卓尔·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项目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坚守生态底线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区域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加快推动白沙洲大市场、增益冷链冻品市场、钢材大市场搬迁进程,将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区、产业创新区和生态旅游区。

  五、高颜值构建天兴洲生态绿洲

  坚持生态绿洲、景观绿洲、旅游绿洲生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在维持天兴洲“滩、水、林、田、草、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都市农业体验区、湿地涵养培育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将天兴洲打造成为长江之珠、城市绿肺。

  第二节 完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以中央创智区为主核心,以武珞路—珞喻路为主体,加快建成运营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推进广埠屯科技一条街转型升级,聚焦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重点方向,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科优势,推动“光芯屏端网”、新材料、定位导航、物联网、测量测绘等产业发展。推动国家都市农业科技园和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建设。以712所、722所、709所等为载体,聚焦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做强做优工程咨询、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产业。

  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以书城路—野芷湖西路“创意大道”为主体,抢抓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发挥武汉创意天地、DE未来港、融创智谷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效应,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等产业。依托环华师文化教育产业带、环地大珠宝创意设计产业带、环理工大智能制造产业带、环华农观光休闲创意产业带、环体院文化体育产业带、环黄家湖生态研学产业带,聚焦出版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娱乐、电子竞技、创意设计、时尚消费、直播经济、网红经济、教育培训、咨询策划等重点方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三、打造商务服务产业集群

  以中央创智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为主体,聚焦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保险理财、时尚消费、信息咨询等产业,打造商务服务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岳家嘴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集聚区。推动建成中建三局雄楚总部基地等一批高端商务综合体,着力引进金融、保险类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加快布局一批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体验式商业体。提升街道口、徐东等商圈消费品质,打造区域消费中心。重点推进青菱片区、南湖片区、和平片区商业配套设施和网点建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谋划布局环大学“夜间经济”发展圈。做大做强学府鑫苑基金产业。

  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以张家湾、青菱生态科技新城为主体,推动工业设计、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电力生产和供应服务、数字经济、物联网、检验检测、应急产品设计与研发等产业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天辉医用生物材料产业园、马应龙药业、迈瑞医疗等为载体,培育“药—医—养”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一批高校院所科技产业园区,聚焦发展氢能、石墨烯、建筑节能等产业。支持里得电科、利德测控等发展检验检测产业。支持湖北省电力、国家电网等重点企业发展电力服务产业。聚焦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打造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行业级和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武汉洪山智能网联、武汉大学E+智慧、武汉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构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完整创新链条、强大辐射效应、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端产业集群。

  第四章 聚力“大学之城”建设,创造城区发展新引擎

  加快打破学校与城区之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推动大学和城区的深度融合。坚持区校“零边界”,打造包容并蓄的大学之城。坚持创新创业主线,打造活力迸发的大学之城。坚持合作双赢,打造共荣共生的大学之城。坚持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坚持产学研、公共服务、人文、党建“四个融合”,打造区校一体的大学之城。

  第一节 高标准推动区校深度融合

  一、推进“大学+”发展战略

  全面落实大学之城建设总体规划,促进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创业中心和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孵化楼等项目尽快落地见效,逐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创新孵化平台和特色街区建设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商务区。实施大学及其周边“三旧”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积极推进街道口、南湖、鲁巷片区改造更新,加快构建校区、园区、社区一体化深度融合格局。

  二、健全区校合作工作机制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洪山区土地、资源、政策优势和大学学科、技术、人才优势,加强双方在科学与技术、文教卫事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健全区校领导定期会商、大学之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区级领导挂点高校等工作机制,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合作项目落实落地。

  三、做实做强“洪山校友”品牌

  大力实施校友招商,联合辖区高校,定期举办校友招商活动,按照“一项一策”和“一校一策”的思路,策划引进一批校友项目,做实做强“洪山校友”品牌。强化校友总会联盟枢纽地位,整合全国高校校友海内外资源,推动“校友经济”由集中推进向常态长效延伸。建立完善校友创新创业的帮扶机制,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带动校友企业发展,打造洪山校友企业总部基地。

  第二节 高质量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坚持创新在洪山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紧密结合辖区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和重点产业布局,在重大优势创新领域组建学科交叉融合、资源综合集成的重点实验室,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重大科研攻关能力,储备和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力量。支持和推动大学主动承接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全力争取纺织新材料、先进加工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洪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运行机制灵活高效、研发体系健全、对接国际水平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在洪山就地转化。推进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地。

  二、完善大学创新功能分区

  整合高校院所及周边土地资源,建设环武汉大学“创智区”、环华中科技大学“创业特区”、环武汉理工大学“智谷”、环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学谷”、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谷”等环大学创新经济带,进一步提升马湖、北港等特色创客街区品质。依托烽火创新谷、融创智谷、武汉创意天地、南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强大、业态集聚的科技创新功能区块,成为洪山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

  三、全链条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及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推动区属国企重组整合,推进职业经理人选聘市场化等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链条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路径,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分层次推进“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企业引进培育和发展壮大。全力支持各类企业上市融资。探索村集体产业用地发展新模式,完善“三资”监管体系,建立现代化村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第三节 高效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一、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应用。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充分发挥湖北技交所、华中文交所要素集聚优势,打造全国枢纽型要素交易市场,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及时做好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的征集汇总,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资金端的精准对接,打造区域成果转化沃土。加速提升现有创新平台功能,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发展。谋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平台。

  二、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用足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探索创新研发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构建“引、育、用、留”人才生态系统,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优势。深化实施“学子留汉”工程,大规模建设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和创业社区,吸引更多大学生在洪山创新创业。大力实施“武汉英才”、“洪山英才”、武汉市“千企万人”支持计划、“城市合伙人”等人才计划,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柔性引才,吸引海内外校友资智来洪山工作、来洪山投资、来洪山兴业。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通过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探索创新研发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为洪山集聚一批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提高人才市场服务供给能力。

  三、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科普工作。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规律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积极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高校延伸,努力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点,做实做优“大学之城创业者联盟”等六大联盟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金融示范区。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汇聚创新创业活动,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开展众创孵化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构建要素集聚、政策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双创格局和发展共同体,发展多层次投融资体系。

  第五章 聚力“内外循环”发展,打造现代经济新体系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着力点,深耕潜在市场需求,畅通内外循环通道,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三新”1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第一节 优化城区产业结构

  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机械、医药、电力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改造。实施数字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智能工厂(车间)的建设,支持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和信息控制等智能制造技术。支持传统制造业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提供集成化、一体化服务系统。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培育活动。

  强化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着力支持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支柱产业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工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新基建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规上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制造业产业效益。以“研发转化一体化”全链思维布局产业链,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催生新企业成长,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集群。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面塑造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二、重点完善现代服务业

  升级发展传统服务业。发挥洪山人口规模优势,以需求牵引供给,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稳定发展。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社会多元需求为动力,加快传统服务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线上“宅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吃住行购”等居民基本生活服务消费一体化。大力发展智慧零售业态群,持续优化消费体验,以新业态赋能城市发展。着力培育商贸服务业知名品牌,鼓励社会资本复兴“老字号”,为传统服务业发展增添新活力。积极布局五星级酒店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端服务设施,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

  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洪山空间资源优势,以平衡调控市场,推动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产业优化发展。落实金融发展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引导银行信贷主要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鼓励保险业开展创新创业保险,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驾护航。推动改制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用地开发利用,发挥政策优势,强化招商引资,不断推进项目高效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商品房销售、房地产中介服务,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区人民住有所居。围绕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地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为企业生产物流和居民生活通勤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统筹推进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突破发展新兴服务业。发挥洪山科技创新优势,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以技术创新引领新兴服务业发展。以校区深度融合推动卫星遥感信息、测绘地理信息和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技术开发,为科创产业和文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制度创新保障新兴服务业发展。总结制度创新经验,呼应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土地、资本、技术等稀缺生产要素供给,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和文创成果产业化,为洪山区科创企业和文创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三、超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立足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湖北省“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发展、主动融入光谷科技大走廊建设,努力提升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智能制造为重点,努力扩大智能装备、高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规模。发挥生物医药品牌效应,拓展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医药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特色。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富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以5G技术应用为基础,开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等市场应用。支持以新能源技术研发为基础,加快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支持以农业微生物技术应用为基础,开发新医药创制、农业微生物大数据分析等市场应用。重点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谋划建设农业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把洪山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种业之都”。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第二节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一、积极发展新技术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重点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技术发展,为洪山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激励相关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创业;立足电子科技与通信、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延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创意、创业平台,招纳天下创新、创意、创业英才,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断壮大新技术发展基础。以新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化改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服务,推动新产业数字化发展,开拓新技术应用市场。

  二、大力发展新模式

  优先发展楼宇经济新模式。适应产业特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需求,突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发展重点,大力引进研发中心和企业总部,积极开展金融招商,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模式推动产业聚集发展。

  积极发展共享经济新模式。构建创新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推动创新专业人才共享和创新需求信息分享,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积极鼓励软件设计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强化创新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联系,为洪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筑有效路径。

  规划发展夜间经济新模式。利用洪山文艺体育资源,开放大学礼堂体育场馆,推动夜间文化/体育消费、提升大众消费品质;发挥洪山人口优势,规范居住小区布局,优化便民服务设施,推动夜间零售/餐饮消费,开发大众消费潜力。

  三、重点发展新业态

  以数字化为基础,创新传统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发展“互联网+批发零售”,推广线上超市,优化商品来源渠道和销售通道;发展“互联网+住宿餐饮”,推广餐饮外卖,拓展客源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发展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构建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相结合的日常生活服务体系。

  以智能化为方向,创新现代产业新业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文化金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拓展北斗导航信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立足“网上问诊”和“线上教学”技术基础,拓展数字医疗和数字教育产业链条,推动医疗服务和教育培训智能化发展。

  以信息化为依托,创新新兴产业新业态。积极开发网上专业办公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重点发展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和远程办公、智能办公等科技商务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服务智能化。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以应急培训、应急管理、应急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服务产业。

  第三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引导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规范龙头企业认定标准,鼓励企业争创行业“冠军”,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发展稳、后劲足”的龙头企业,提升洪山区产业支撑能力。以信息化支撑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改力度,重点推广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工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扩大生产规模。以高端化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探索实施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实现延链、补链、强链,通过提高产业链稳定性促进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存量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与鼓励存量企业开拓新业务,为新招商引资的项目做好供应链配套,实现“以商招商”,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落户洪山。

  推动龙头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形成龙头企业自我成长、自主竞争的良好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创新。以政策激励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建创新平台,倡导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以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前瞻市场需求,走专、精、特发展之路,努力增强发展实力,积极争取参与行业规范制定,着力打造产品质量标准,形成自身企业品牌,获取外部溢出效应。

  二、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加快成长

  聚集创新创业市场主体。发挥洪山区高等学校众多、人脉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诚聚天下英才,厚植小微企业成长人才基础。坚持诚信留才。鼓励更多大学生在洪山学习、留洪山就业、扎根洪山创业。坚持柔性引才。吸引海内外校友资智来洪山工作、来洪山投资、来洪山兴业。坚持精明用才。大力实施“武汉英才”、“城市合伙人”、“双创团队”等人才计划和武汉市“千企万人”、“洪山英才”等支持计划,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切实将大学之城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

  优化小微企业成长环境。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小微企业成长政策,为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勾画清晰路径。以规划引领小微企业发展方向。规划支持小微企业投资兴业的重点产业领域,支持小微企业通过“走捷径”快速成长。以创新化解小微企业成长难题。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科创/文创小微企业探索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等模式融资;创新资源供给模式,支持小微企业通过房地产租赁和共享经济等模式获取土地及人力资源。以服务消除小微企业后顾之忧。践行“店小二”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政府服务流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使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兴业。注重存量小微企业发展,推进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惠及存量企业,为存量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提供相同的优良发展环境。

  第四节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一、着力激发有效投资

  聚焦“锻长板、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坚定不移“锻长板”,重点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加大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速珞南、关山、狮子山、洪山、卓刀泉等片区“三旧”改造更新。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持续提升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和水平,强化洪山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基础优势,建设5G智能服务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场景等新型基础设施,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上培育新增长点,为洪山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转型创造“乘数效应”。坚定不移“补短板”,重点投资民生工程建设和城区绿色化。将扩大有效投资与推进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有机结合。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公共安全、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布局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等,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和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加大惠民生补短板力度,高标准推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持,以湖泊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提升为重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均衡投资保增长和惠民生领域,促进洪山可持续发展。

  放大政府投资的“撬动效应”,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重大产业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政府投资引领。抓好国家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亮点片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集中有限财政资源和创新产业发展政策,以奖励、配套等措施支持科学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智能化等重大项目建设。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突出规划引领和产业布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招商引资;抢抓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推动信息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数据、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本参股投资;引导银行信贷和保险、债券等金融资本投资实体经济,重点支持科创和文创等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社会资本投资通道,明晰社会资本投资方向,重点探索“天使投资”模式,推动洪山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着力激活消费需求

  以需求侧改革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夯实居民消费经济基础。积极拓展就业-收入分配渠道,切实通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而惠民生,推动实现充分就业,保障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以就业-收入增长夯实居民消费经济基础。促进实物消费提档扩容。以生活便利化推动日常消费扩容,以生活舒适化促进居家消费提档,以生活品牌化分享外部消费溢出,以生活绿色化引领消费模式转型。从供需两端发力,积极挖掘传统消费市场潜力,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成长。加快建成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商圈、步行街、慢行街建设,加快街道口、南湖等传统商圈转型升级、优化功能,着力补齐和平地区、白沙洲地区商圈短板。推动日常消费便利化,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结合“十五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在交通站点、生活社区构建多层次、全覆盖商业体系,保证基本消费经济、实惠、安全。加速服务消费提质增效。推动需求引领和供给变革相互促进,增加高品质服务有效供给,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形成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力强的新消费增长点。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服务消费、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健康养老消费及新型消费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假日经济等,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消费评价制度,完善消费维权机制。以更开放的举措建设国内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建设区域消费中心。

  三、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立足洪山区信息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拓展消费品出口,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率先在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外贸出口突破性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信息产品高端化、数字传媒品牌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带动信息服务贸易、文化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突破性发展。支持龙头服务企业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和新型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核心竞争力;扶持中小型服务企业抱团龙头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

  第五节 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

  一、加快建设有效市场

  创建“产权立基”的法治环境。充分认识产权(财产法权)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保护国有和私人财产的系列法律法规,严格保护财产产权,激励市场主体投资兴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互联网+”监管。完善“效率至上”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四办”改革,建立“容新容缺容错”工作机制,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推动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

  二、加快建设有为政府

  优化“大道至简”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廓清政府行为边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政企对话平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推进“五减五通”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面倡导“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完善“企呼我应”工作机制,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加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完善营商环境专项暗访、考核评价、作风巡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商至如归”的人文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文明待商之道。以友好态度感染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以市场情怀激励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以精神风貌鼓舞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以优美环境吸引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第六章 聚力城市品质升级,丰富宜居洪山新内涵

  以打造富有吸引力、竞争力、亲和力的现代化城区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设施提质升级。补齐道路市政建设短板,构建洪涝灾害防范体系,深化污染防治攻坚,营造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风貌,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建设宜居宜业新洪山。

  第一节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一、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实施路网外联循环工程,服务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强化骨架工程建设,新建或续建白沙洲公铁大桥、两湖隧道等跨江、跨湖和跨铁路屏障工程,建设12号线、武嘉高速联络线、武昌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骨干交通工程,推动实施青菱全互通式立交工程,谋划实施“2.5环”城市环线交通的相关联通工程。完善分流通道,实施武嘉高速至三环联络线工程等10处骨干分流道路建设。实施路网织补织密工程,实施重点片区配套、城市更新配套以及重大项目配套,加快建设联通市级快速路、主干道的支干道和微循环道路,完善市级重大项目配套路网建设;加快完善纵向道路建设,启动实施青菱大道、新武金堤至临江大道联通工程,启动实施武昌大道、南李路至中山路联通工程;加快打通一批断头路,打通城区交通堵点。打造亮点精品道路,探索建设地下环路示范工程。开展高架平台拓宽改造,实现武汉站与周边道路快速化衔接。优化白沙洲南大门综合交通组织网络,实现快速路建设与慢性交通有效融合。加强道路命名统一管理,提升道路辨识度。实施路网品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亮点精品道路,基本建成高效安全、功能完善、低碳生态、智慧互联的道路交通系统,实现道路交通品质全面提升。

  二、深化智能市政建设

  统筹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快建设5G规模组网,升级智慧市政基础设施,提升重点领域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建立城区运行中心,促进跨部门、跨系统联勤联动。紧扣中央创智区功能定位和南湖自然生态资源,实施智慧化道路示范工程。推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提升市政道路信息化水平。对接市政道路和桥梁智慧平台,推动交通服务数据系统共享。深化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智能充电桩覆盖密度。改造智慧环卫系统,开发建设环卫基础数据库、环卫作业监管、综合分析评估系统。提升路标品质,推动街区路标设备智能化。推进农贸市场智慧化建设,逐步建成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农贸市场。

  三、构建洪涝防范体系

  完善防洪保障体系,提高洪涝渍水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推进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实施天兴洲和武金堤岸坡加固、长江右岸洪山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构建标准适宜、调度灵活的城市防涝体系,重点实施辖区易渍水点及青菱河、东港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大型管涵清淤疏浚,提升骨干河湖外排系统承载能力。提高水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发动多方力量参与示范防灾社区创建。

  第二节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一、强化水体土壤污染整治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落实长江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做好长江沿线“留白”“留绿”及功能恢复工作。全面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大岸线码头整治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严守开发边界,加强国土空间和湖泊“三线一路”管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全域水体治理,确保汤逊湖、野芷湖和青菱湖等主要湖泊港渠水质稳步提升,彻底消除黑臭水体。深入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强化排水管网系统建设,重点完成和平梨园片区、青菱张家湾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积极配合完成黄家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开展污水分散处理工作,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常态化监测土壤安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和风险排查,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二、织密空气污染防治网络

  严格落实环境治理责任制、目标制。推进大气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强对施工扬尘、渣土污染等监管执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构建尾气监测系统,建立涵盖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源监测及机动车管理体系。开展工业锅炉提质改造,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排放绩效管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降至65微克/立方米和35微克/立方米。完善跨界污染事故纠纷解决机制,提高联勤互动效率。完善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体系,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

  第三节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一、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强化公园建设,完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体系,加快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新建毛坦公园、张家湾公园,集中改造公园基础设施,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着力构建“一江两片、两带五廊,九园百点”绿地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各类绿地、绿道、口袋公园及湿地公园,打造全市“湿地花城”先行示范区。深化绿地整治,提高主次干道、社区绿化覆盖率,实施主要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实现新增区域绿地约180公顷,建设城市防护绿地约90公顷。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探索建立“年体检、年评估”工作机制,打造环境优美、健康舒适和多元包容的生态城区。

  二、打造宜居宜业高地

  合理配置公交场站,提升区间公交服务质量。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稳步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与发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强化垃圾处置运行监管,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提高资源化利用、便民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属地化管理水平。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公共厕所30座,环卫车辆停保场2座。强化噪声环境监管,优化道路两侧绿色屏障和隔声屏障建设,设置“禁鸣区”。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渣土、扬尘污染防治,完善监测体系,落实长效管理。

  第七章 聚力民生保障优化,提高幸福洪山新水平

  以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遵循,推动民生保障事业发展。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举措,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幸福洪山新水平。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细化就业稳岗保障举措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政校企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安居落户等配套服务,打造大学之城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建设智能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升“大学之城就业节”品牌影响力。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以训稳岗,鼓励多种形式实习实训、就业见习,扩大“以工代训”、“企业新型学徒制”覆盖面,推广“订单式”“学徒制”培养模式,培育一批技术能手和技术工匠。搭建智能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筹划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保障机制,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顺利给付。深化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监测工作,提高专用账户建设、总包按月代发的工作覆盖率。加强对街道、社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管理,提升就业队伍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提升社会保障供给质量

  坚持和完善对口帮扶工作,巩固拓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特困人员供养举措。巩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法定人群全面覆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保障各项社保待遇准确、及时发放。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覆盖城乡低保人群、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及其他遭遇困境人员的多层级救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把因疫情、患病等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建立救助需求综合评估机制,健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升救助服务针对性和精准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点,不断提高公租房运营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加快推进拆迁安置房建设速度。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强化基金稽核监管,严惩社会保险欺诈案件,健全防范体制机制。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调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深化社会保障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推进社保经办向全天候、多载体、自助化转变。优化社保办理渠道,打造服务方式多样化,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异地信息共享等政策。

  第二节 优化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一、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服务体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体系,形成高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强疾控机构和社区联动,构建一体化、协同化智慧医疗平台,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和“10分钟公共卫生急救圈”。实施区疾控中心能力提升工程,建成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加速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优化医疗机构区域规划,加快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档升级,建设区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洪山区人民医院、武汉科技大学老年病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医学转化楼)、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患者传染病救治基地等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特殊群体医疗救治绿色通道。

  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健全全科医生及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区、社区两级医疗服务建设,助力“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引导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区域性社区卫生分中心,整体提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发挥医联体服务作用,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区校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完善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卫生生活习惯。

  第三节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

  一、提高教育供给水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两全”2新思维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科名师和教育家型校长。扎实推进洪山高中“领航学校”工程,创建全市一流的品牌高中。优化学区制管理,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合作办学,打造一批办学特色鲜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质中小学。完善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切实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区功能品质提升。

  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加快补齐学位缺口。新建公办幼儿园10-15所,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数量,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5-45所,扶持大学、企业办园,力争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在读幼儿比例达到85%;新(改扩)建40所中小学,切实解决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成2—3所全市知名的优质初中;发展多元特色高中教育,全力推动洪山高中赶超发展,打造洪山高中教育品牌,建成2—3所全市知名的普通高中;实行公平普及的特殊教育,支持盲童和聋哑学校特色发展,三类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99%以上。

  二、促进资源均衡分配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领航高中建设工程”,实现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拓展集团化教育纵深,加快优质教育资源重组整合,推动师资和生源区内流动,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推行教师“区管校聘”制度,改革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与教育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建设治理型教育干部队伍和研究型教师队伍,提升师资活力。发展融合融通的职业教育,动态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促进学校专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完善多途径教育供给机制,大力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第四节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

  一、优化文化发展动能

  着力培植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文旅体领军企业,推进文旅体市场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推进“文化+”“互联网+”战略,实施“文旅体商”融合工程,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与城区、大学、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推进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旅游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活动圈和12分钟文体圈,把洪山打造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区和智慧文化践行区。

  实施文旅品牌示范工程,打造集艺术作品展示、艺术人才发掘、文化创意孵化、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品平台。挖掘文化底蕴,提升历史街区及建筑公共属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依托辖区科教博物馆,打造科教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发挥“关公文化”、“民族文化”优势,挖掘北洋桥、卓刀泉寺等历史文化遗址文化旅游潜能,打造高质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杨春湖藏民族文化集群建设,兴建藏民族文化创意体验综合体。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动老人桥文化遗址公园设计规划,提升伏虎山烈士陵园整体环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数据库。着力推进濒危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加快卓刀泉传说、高洪太铜锣、洪山菜薹、沈松柏剪纸工作室、马应龙药膏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产业化。

  二、强化体育事业建设

  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体育设施三级网络,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施“文旅体商”融合工程,鼓励商业中心引进体育项目,推动体育主题成为商业中心的时尚标签。深化“全民健身”战略,完善绿道、全民健身中心、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洪山特色的体育品牌,重点发展城市定向越野赛、棋类等精品赛事,实施社区足球试点工程。依托高校、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开展体育运动指导服务,开放高校、机关事业单位运动场所,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强化群众性体育竞赛管理,打造一批群众性体育竞赛项目。

  第八章 聚力社会治理实践,打造安全洪山新境界

  以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级,治理举措精细化;丰富共建共治社会治理内涵,共治共建主体多元化;提高应对重大风险的防范能力,化解举措具体化,实现社会治理共荣共享新局面,提升安全洪山新境界。

  第一节 提升基层社区综合治理能级

  一、加快社区建设提质升级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分片分区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路网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优化美化社区居住环境;构建大社区服务网络,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推进“智能+社区”建设,丰富线上线下服务功能;加快全区智慧安防建设,打造一批智慧社区。拓宽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大力改善卫生环境,稳步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引导社区营销规范发展,扶持社区物业服务经济壮大。完善大城管综合协调机制,强化城区精细管理,提高全区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区管理从突击整治向长效常治转变。

  二、健全弱势群体保障体系

  加快智慧养老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三助一护3”服务体系全覆盖;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形成立足社区、辐射居家的“社区养老综合体”,完善社区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鼓励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养一体”服务。办好老年大学,在街道、社区建设老年大学分校。健全优化妇女儿童卫生服务筛查诊疗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深化残疾人托养服务,巩固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体系;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全面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引导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面向弱势群体延伸健康服务。

  第二节 丰富共建共治社会治理内涵

  一、提升社会治理共治新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和保障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深入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职能,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化依法治区,坚持依法行政,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权力运行及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化案件评查和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差错案件责任追究。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洪山。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完善现代警务巡逻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平安洪山建设领导体系,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下沉基层大接访、领导包案化解,构建源头防控、梳理排查、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落实重大案事件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制度发展,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特殊群体管控机制,严防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新型网络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提升破案率、降低犯罪率。

  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健全区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领导机制,坚持意识形态联席会和辖区高校宣传部长联席会制度,做好民族宗教、高校等重点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深入推进区级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区级新型媒体。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铸魂、市民素质提升、文明乡风涵育、红色文化育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精神文明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二、构建社会治理共建新局面

  提升街道治理能力,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区级党建大联盟、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区域化组织体系。强化街道中枢作用,优化“民呼我应”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实行城区服务“一码通”,实现末梢治理、精细治理、高效治理。深化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区属、街管、街用的执法队伍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街道执法效能。制定工作事项清单,理清街道、社区(村)职能与事权,向基层放权赋能。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持续推进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相协调的社区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社区常态化机制,用好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三支队伍”,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吸纳优秀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让基社区工作者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推进“志愿者之城”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加强三方联动,完善“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培育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加快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加强青少年空间建设,提升组织队伍、硬件基础和服务能力,推进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常态化,逐步实现社区托管项目全覆盖。

  第三节 增强重大公共风险防范能力

  一、加强国家安全体系能力建设

  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机制。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保障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和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风险底线。

  二、健全公共卫生风险防范机制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分级负责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组建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街、乡设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公共卫生专干。扩展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参与主体,建设全民参与风险治理模式。完善风险预警触发机制,突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云胶片作用。健全网格化风险治理机制,设立风险管理专员。建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救治体系,打造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完善智能化风险化解机制,建立区级智能诊疗系统,应用智能化技术和无人设备。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意识与公共卫生应急素养,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三、提升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强化属地金融风险管理责任,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和披露制度,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受益机制。强化区属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主要负责人风险防控责任,压实区属企业防控信用风险主体责任。推进重大金融风险防控知识普及,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及时公开金融风险信息,凝聚化解风险社会共识,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专业水平。

  四、突出防范安全生产风险

  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化解危险品、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强化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执法力度,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选树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努力提升电梯维保质量水平。提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提高突发事件实时动态监测水平,全面实现重大危险源联网监控,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企业责任,推进平安洪山建设。

  五、全力防范食药安全风险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落实粮食市场监测预报,常态化开展爱粮节粮宣传,不断巩固涉粮专项巡察成果,确保粮食安全。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首责管理制、属地管理制、责任追究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强化监测设施保障,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监测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加强食品药品溯源管理,做到经营主体底数清、经营场地分布清、进货供货渠道清,将食品药品安全基础性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深入施行食品药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和信息公示制度,实现餐饮行业“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建设。加强小餐饮日常监管,引导规范设立小餐饮便民服务区。

  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制定覆盖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区综合应急指挥平台、综合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全面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学校、商业综合体、社区居民楼等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统筹应急资源,创建综合性的华中应急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区-街道-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形成网格化布局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组建街道、社区(村)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决策和救援能力。

  第九章 保障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需制定如下重要保障措施。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洪山落地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常态化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议事决策机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落实好干部选育标准,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强化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惩治高压、权力归笼、思想自律三管齐下,紧盯不收敛不收手,坚决查处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强化政治监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审计、群众、舆论等监督统筹融合,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三、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完善决策机制。加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实现洪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实施监督评估。强化对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公开规划实施信息,多途径、多举措保障公众参与权、表达权,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

  第二节 大力改善内外环境

  一、不断改善外部环境

  主动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协同、创新。优化产业生态体系,高效配置区域资源;加强政策制度供给,搭建区域沟通协调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树立合作兴区发展观念,探寻空间合作路径、创新分享经济模式,强化区际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明晰与东湖高新区、武昌区和东湖风景区等周边特色功能单元的空间分工,通过构建多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分享外溢经济效益,为洪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动力。

  二、大力优化内部环境

  加快推进城区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内部发展环境。坚持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和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政策,破解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制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城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完善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服务升级,精心打造制度完善、功能齐全、充满活力、宜居宜业城区环境。

  第三节 积极推动规划实施

  一、积极强化政策支持

  落实国家支持政策。大力开展疫后重振,畅通国际国内循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好用活用足上级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湖北省一揽子政策,围绕“两新一重”4、公共卫生补短板及现代产业发展等项目,争取更大支持、更多倾斜、更快落地。共享武汉发展政策。用好政府债券,支持亮点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补短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索PE/VC等金融模式创新,支持小微科创/文创企业开拓融资渠道。活化“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相关政策,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化。

  二、积极强化项目支撑

  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立足前瞻性、全局性、带动性,精心筹谋事关洪山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项目。重点谋划“稳就业、保民生”项目,兜住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有效利用外商投资,高效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化、重点事项清单化,动态构建洪山区“十四五”发展重大项目库。

  三、积极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监测评估机制。细化分解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对任务实施和目标落实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对重大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分时段、分单位量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监督考评机制。对全区各单位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实施和目标落实与绩效奖惩挂钩,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创新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规定,激励改革创新人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洪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三新”是指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2、两全: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3、三助一护: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

  4、“两新一重”是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武汉市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武汉市洪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24直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hzcfzsgs.com/post/1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访客 访客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